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校动态 >> 正文

“广州市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试点” 成果展示系列活动第2场顺利举办

作者:来源:责编:肖洁添加日期:2024年12月11日


“广州市实施教育部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试点”成果展示系列活动第2场

活动海报


12月6日下午,广州市实施“教育部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试点”成果展示系列第2场——AI助力教学革新 数智打造强师引擎,在广州市番禺区荟贤小学阶梯室及学研中心顺利举行。

本次活动由广州市教育局指导,久久国产91成人免费网站教师教育学院(广州市远程培训教师发展中心,履行广州市“市级教师发展中心”职能)主办,广州市番禺区教师进修学校(广州市番禺区教师发展中心)、广州市番禺区沙湾荟贤小学支持协办。广州市远程培训教师发展中心曾海主任、华南师范大学王冬青教授、番禺区教育局直属机关党委黎培南专职副书记,番禺区教师发展中心教研员伍健强老师、韩乐观老师,沙湾教育指导中心冯普副主任及教师,荟贤小学黄慧英校长及教师,番禺区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试点学校代表、各镇街学校教师代表和线上观看直播的教育同仁等参与了本次活动。

活动通过数智教学课例展示、应用案例分享、专家点评等环节,以教学应用为导向,引导教师主动适应信息化,探讨如何运用人工智能技术与教学活动相融合,丰富教学教研的实践交流,为一线教师提供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做法,进一步促进人工智能时代对创新人才培养的需求。

活动开场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活动伊始,黄校长介绍了荟贤小学秉持“心怀阳光,自在生长”的办学理念,将自在文化育人课程与广州市“教育部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项目开展深度融合,巧妙地将人工智能与育人课程、活动实践、教师教研培训以及评价机制有机融合,成功拓宽了育人和教师能力提升途径,五育并举,为学生成长筑基铺路。

荟贤小学校长黄慧英致欢迎辞

番禺区教育局直属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黎培南为本次活动致辞,他指出本次成果展示系列活动是在探索人工智能技术与教师队伍建设的深度融合,通过智能化手段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学能力和管理水平,推动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我们要以本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教师培训、教学资源开发、教学评估等方面的应用,为教师们提供更加便捷、高效、个性化的学习和发展平台。

番禺区教育局直属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黎培南致辞

分享环节

荟贤小学黄丽珍老师现场展示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习作评改《我想对您说》的公开课例。黄老师紧扣荟贤小学“智慧·自在”教学模式,学生在课前、课中、课后,都能借助数智平台实现自主学习、解构任务、体验实践和分享测评。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拔节生长,更让教师在日常实践中教学力跃升。

黄丽珍老师带来《我想对您说》习作评改课

荟贤小学梁志津老师在《圆的面积》公开课中,运用多种策略凸显人工智能在教学互动、评估等多方面的优势与潜力。在教学实践中,师生都获得了成长,学生通过自主、合作、互动学习,掌握大数据解题技能,思维能力提升,对圆的面积理解加深。教师教学目标达成,学生数学思维进步显著。

梁志津老师带来《圆的面积》课例展示

课例展示后,荟贤小学教导主任蔡玉燕和数学科组长谭智勇分别作了题为《运用CSMS报告助推小学语文教师评价反馈能力的新提升》和《运用CSMS报告助推小学数学教师引导能力的提升》应用案例分享。她们分享了学校“数字强师三力体系”充分发挥成长支持力,基于CSMS人机协同的深度研修大大提升了教师研修力,还介绍了语文和数学科组运用CSMS提升教师课堂教学评价反馈和引导能力新提升的实践经验和成效。

蔡玉燕主任作案例分享

谭智勇老师作案例分享

随后,荟贤小学陈泳茵老师作题为《以“智”助力教与学——基于人工智能的小学英语项目式学习》的案例分享,让在座的教师深入地了解到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为他们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参考。

陈泳茵老师作案例分享

荟贤小学曾紫蔷老师为我们作了《大概念视角下的AI生成式学习——以几何图形的度量为例》的数智教学案例分享,充分展示了青年教师在探索将AI生成式学习融入几何图形度量教学中的创新实践,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思考与研究动力。

曾紫蔷老师作案例分享

专家视点

番禺区教师发展中心的教研员韩乐观老师针对梁志津老师的数学课例展示和谭智勇老师的应用案例分享作点评。从韩老师的点评中,我们不仅看到了课例和案例中的亮点和运用AI的成功之处,也让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身存在的挑战和不足。

番禺区教师发展中心教研员韩乐观老师作点评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王冬青教授为几位老师的课例和案例分享进行了点评。她高度赞扬了荟贤小学在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中取得的成绩,也充分肯定了老师们的成长。同时,王教授对CSMS系统的实践应用提出了建议:CSMS是一个为人所用的工具,避免过于看重评分,要实现“人机协同”,关注课堂、提升质量,能借助多方力量,研究正确导向式的评价。最后,王教授希望荟贤小学能在数字融合的时代走得更加远、更加有质量。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王冬青教授作点评

活动总结

活动最后,广州市远程培训教师发展中心曾主任对本次活动进行了回顾与总结。曾海主任充分肯定了番禺区教育局和荟贤小学在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项目推进中作出的努力,同时也强调了教师们在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诊断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当取其精华、学会甄别,避免过分依赖数智化评价系统,他提出了应采取人机协同方式,结合专家和信息化小组资源,以获得更全面、更有导向式的评价,让学生的学习真正实现“智慧·自在”。

曾海主任表示,广州市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项目目前已经踏入“收获”的“金秋”,试点经验成果的总结推广工作将进一步由“点”到“面”逐渐铺开,希望实验区、校积极总结先行先试的经验,凝练典型案例以不断推广,助力广州市在“实施教育部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试点”的道路上“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广州市远程培训教师发展中心曾海主任作总结讲话

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