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校动态 >> 正文

“广州市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试点” 成果展示系列活动第5场顺利举办

作者:来源:责编:肖洁添加日期:2024年12月27日

12月20日上午,AI启智润童心 数智赋能育新苗——广州市实施“教育部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试点”成果展示系列活动第5场在广州市人民政府机关幼儿园穗园园区大礼堂顺利举行。本次活动由广州市教育局、广州市远程培训教师发展中心(履行广州市“市级教师发展中心”职能)主办,广州市人民政府机关幼儿园支持协办。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王冬青教授、广州市远程培训教师发展中心吴君胜副主任、广州市人民政府机关幼儿园费颖园长、天河区新陶幼儿园谢慧莹园长、天河区幼儿教育信息创新应用中心教研组、广州市幼儿教育信息创新应用中心教研组以及广州市多所幼儿园教师等出席了活动。

活动通过AI教学应用案例分享、专家视点、圆桌会议等环节,以教学应用为导向,引导教师主动适应信息化,探讨如何运用人工智能技术与教学活动相融合,丰富教学教研的实践交流,为一线教师提供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助推广州数智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活动开场

广州市人民政府机关幼儿园张韵老师主持本次活动并致欢迎辞。她简要地介绍了自“广州市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试点”项目启动来,广州市人民政府机关幼儿园作为首批实验校在AI赋能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中的推进情况。幼儿园以提升幼儿教师队伍建设为目标,以提高教师数字素养为导向,以人工智能技术与教学实践的融合为抓手,通过机制创新、实践创新,运用数智技术与学前教育的学科特点深度融合,为学前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了新思路和实践方法,有力推动了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

张韵老师致欢迎辞

分享环节

在广州市教育局、广州市开放大学举办的2023年广州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教学创新大赛(AI专题)中,广州市人民政府机关幼儿园实现了五个赛道的全覆盖获奖。基于此,本场活动聚焦数字化教学评价、数字化协同育人、数字化教学设计、数字化融合创新和数字化教学设计五个方面展开了精彩的案例分享。

广州市人民政府机关幼儿园丘悦老师以数字化教学评价为着眼点,作了《数据评价驱动下的大班西游创编》的专题分享,展示如何通过数字化学业评价优化课程。幼儿围绕《西游记》故事,通过AR绘本、体感游戏等技术工具,经历探索、创编、表演等学习过程。丘老师利用AI语音测评和数据分析微模型,精准把握幼儿发展状况,提供个性化学习方案,促进幼儿的跨领域全面发展。

丘悦老师作案例分享

在数字化协同育人方面,广州市人民政府机关幼儿园余佳琪老师关注到幼儿粤语能力薄弱、学习粤语兴趣不足的问题,在《中班语言活动:粤语童谣<大西瓜>》的案例中,余老师采用数字化协同育人策略,通过数字人协同微课、AI语音识别等技术,激发幼儿学习兴趣,提升粤语学习能力。教学中,余老师通过数字化协同育人的方式,从教师授课主体转变为幼儿学习主体,让幼儿的学习从幼儿园走向了更多的场景。

余佳琪老师作案例分享

在数字化教学设计方面,广州市人民政府机关幼儿园林峥延老师在《粤食越健康》教学中发现幼儿对广府文化和健康饮食了解不足、粤语表达能力较弱、健康饮食习惯尚未养成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林老师运用GAI技术进行学情分析、个性化教学设计,通过AI数字人、游戏化学习等手段,激发幼儿学习兴趣,提高粤语表达和健康饮食认知的能力。教学过程中,林老师从教师授课主体转变为幼儿学习主体,增强师生互动,显著提升了教学效果和激发了幼儿学习兴趣。

林峥延老师作案例分享

在数字化融合创新方面,广州市人民政府机关幼儿园田文老师执教大班语言活动《点虫虫》,通过多种AI技术进行融合创新,为幼儿的粤语童谣的学习创设真实活动情境,引导幼儿探究粤语童谣的韵律美。田老师运用数字人助教和实时抠像技术,让幼儿在互动中感受粤语魅力,理解童谣情感,掌握粤语发音。活动中,幼儿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升了语言技能、文化认同感及合作交流能力,同时

培养了信息素养和批判性思维。

田文老师作案例分享

在数字化教学实施的赛道中,张韵老师基于《以多模态资源创造真实学习情境——神奇的中国空间站》,通过运用AR、VR、GAI等多模态资源,创设太空探索的生活情境,引导幼儿围绕中国空间站的构造与功能进行探究学习。幼儿借助多模态资源亲身体验宇航员的生活,动手操作虚拟建构空间站,用语言表达和分享学习成果,从而理解空间站的构造原理,在互动探究中深化对中国航天成就的认识。

张韵老师作案例分享

专家点评

专题分享结束后,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博士生导师王冬青教授对以上几位老师的案例分享进行了点评,并与在场老师一起探讨了人工智能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王教授充分肯定了分享老师们较高的数字素养,通过五个案例展示了技术如何提升教学设计与教学效果。她强调数字化手段在教学活动中带来的情境化资源和创新方法,尤其提到利用AI语音测评和体感游戏来增强孩子的学习体验。此外,王教授也向在场老师提出了跨领域整合的思路,鼓励老师们积极尝试新技术,在教学中结合健康、语言等多个领域,以丰富的课程内容、积极的情感体验,提升幼儿教育的质量和趣味性。

王冬青教授作案例点评

圆桌会议

本次圆桌会议聚焦于“人工智能赋能幼儿园高质量发展”,由广州市人民政府机关幼儿园园长助理吴亚琴主持,汇聚了华南师范大学王冬青教授、市府幼结对园天河区新陶幼儿园园长、市府幼多位一线教师共同探讨人工智能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与挑战。王教授从教育技术角度分析了AI对教育行业的变革,特别是在低龄儿童学习发展中的作用。新陶幼儿园谢慧莹园长强调了技术与孩子全面发展需求之间的平衡重要性。市府幼青年教师谢珊认为儿童应接触AI,但需教师辅助。资深教师罗秀冰分享了人工智能在教学中的优势和不足,教学主任梁月华介绍了提升教师数字素养的措施。探讨还涉及了如何通过AI提升幼儿园品牌形象、AI在备课教研中的作用,以及如何合理应用AI技术等问题。最后,王教授提出了在使用AI时需遵守的数字道德规范和教育伦理风险。专家和教师的智慧,为提升教育质量和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和实践方向。

圆桌会议现场

活动总结

随后,市府幼费颖副园长向与会同行们分享了市府幼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深入探索与实践成果。费副园长提出,市府幼在人工智能中助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成效,离不开广州市、天河区教育局的领导和广州市开放大学的指导,幼儿园将人工智能项目纳入五年发展规划,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推动教师队伍数字化转型。通过创新“园、坊”两级研修新模式,借助专家指导和骨干引领的力量,提升教师教学反思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鼓励教师们积极参与各级人工智能比赛,以赛促学促研,激发教师潜能。费园长倡导共享经验,共同推进人工智能与学前教育的融合,为幼儿教育提供更多实践经验,共同创造孩子们的美好未来。

费颖副园长发言

最后,广州市远程培训教师发展中心吴君胜副主任作活动总结,他充分肯定了市府幼在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项目中所作出的努力和取得的丰硕成果,成为广州市幼儿园中值得借鉴的案例。吴副主任提到市府幼的案例中园所结合地方文化、健康发展和科学教育等多个领域,创设了丰富的教学案例,展示了AI工具在互动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这些案例不仅提升了幼儿的学习兴趣,也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此外,吴副主任希望老师们能够持续学习与创新,不断学习和应用AI工具,勇于创新教学方法,以适应教育环境的变化。吴副主任强调了教师数字素养的重要性,鼓励老师们积极探索新的数智工具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他提出老师要关注幼儿使用数智工具中的习惯养成,鼓励老师们在使用人工智能工具时注重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最后,他期待市府幼能把更多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发展的好经验传递出去,帮助更多城乡和不同地域的教师更好地应对数字时代浪潮下教育中的挑战,共同推动幼儿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吴君胜副主任作活动总结

合影留念